智商高者溝通路徑更短

用準確的語言表達出來,當你把要求說的越具體和清楚,對方越容易按照你說的做,但是如果只是一句模糊籠統(tǒng)的話,當對方在操作執(zhí)行的時候,越容易出現(xiàn)偏差。

在微信上,我們經(jīng)常會遇到那些問“在嗎”的人。每次看到這句話,我都沒有回復的沖動。因為我既沒時間回你“在,請問有什么事嗎?”,也不愿多花一個步驟聽你娓娓道來前因后果。在這個快節(jié)奏的生活中,每個人的時間都很寶貴,沒那么多時間和你聊天扯淡。特別是在工作時,有事直接說,不浪費別人的時間,才是一個人應具備的基本素養(yǎng)。

聰明人通過講話就能看出來,在工作和生活中縮短溝通路徑非常重要。什么是溝通路徑?人們在溝通時是帶著目的的,我們把從溝通原點至到達溝通目的地所花費的時間、步驟、過程等統(tǒng)一叫做溝通路徑。溝通路徑不是單向的,而是雙向的。溝通的一個完整循環(huán)是:發(fā)出信息-信息傳遞媒介(微信、電話、見面)-接受信息-理解信息-反饋(發(fā)出)信息。人們經(jīng)過多次溝通循環(huán)之后完成了溝通。

舉個例子,在請求文章授權時,一般分為兩種人:第一種人:“在嗎?”“在,請問有什么事嗎?”“很喜歡你上周六推送的文章,我看了特別有共鳴”“哪篇文章?”“就是好奇心那篇”“想問一下,能不能授權給我呢?”“可以,請問公眾號是?”“xx”“ID呢”“xx”“好的,添加好了告訴你”……第二種人:“你好,我是xxx,請問能轉載《21世紀最重要的能力-好奇心》那篇文章嗎?我們公眾號是xxx,ID是xxx,會按照要求注明作者及公眾號信息。我們準備在后天推送。謝謝?!?“開好了”。為了請求文章授權,第一種人花了6個來回才達到目的;而第二種人只花了一個來回就達到目的。也就是說第二種人比第一種人更加高效。

縮短溝通路徑不僅會節(jié)省對方時間并使對方更容易理解自己意圖,并且促進對方幫助自己達成目標。

如何縮短溝通路徑?

精簡性

多余信息會掩蓋想要傳達重點。特別是在工作中一個人說廢話只會模糊對方重點,并讓對方不知道你想表達什么。把與目標無關多余信息刪掉只留下最核心信息有利于對方清晰地理解自己訴求。

預見性思維

也非常重要,在和他人交流時需要考慮到他們可能產(chǎn)生何種反應或行為,并據(jù)此調(diào)整自己話術和節(jié)奏以便更加順暢地進行交流。

準確性

同樣十分關鍵,在表述需求時需要使用準確無誤明確清晰易懂語言代替含糊籠統(tǒng)語言?!皫滋煲院蟆辈蝗缬萌掌诒硎?,“等一會兒”不如用具體分鐘數(shù)表示等等。

總之,在工作中必須將與朋友間隨意交流區(qū)分開來并選擇最短最有效率路線進行交流以提高專業(yè)化和效率化水平。
文章申明:本文章轉載自互聯(lián)網(wǎng)公開渠道,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
文章評價
登錄后可以評論
立即登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