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營經驗分享|增加用戶的活躍度的6大手段

如何保持并且增加的活躍度提高轉化率呢?相信這也是產品運營大家關注的點;在開始前先科普一下~

如何保持并且增加的活躍度提高轉化率呢?相信這也是產品運營大家關注的點;在開始前先科普一下~

運營經驗分享|增加用戶的活躍度的6大手段

如何保持并且增加的活躍度提高轉化率呢?

相信這也是產品運營大家關注的點

在開始前先科普一下~

什么是促活?

促活在指與老客戶建立了一種穩(wěn)定的客戶關系之后,提高平臺上留存的用戶的活躍度。

僵尸粉是沒用的,只有活躍的用戶才能對平臺產生價值,從而在平臺上消費,給平臺帶來利益;這里可做的事很多,包括但不限于構建用戶模型,沉默用戶找回,用戶激勵體系的創(chuàng)建和完善等等。

促活前你要知道什么?

在吸引用戶進入產品的時候,我們就必須先做到建立基礎的數據監(jiān)控以及細分,為用戶貼上標簽。

知道這部分用戶是因為什么而進入這個平臺,了解他的喜好等等。而要促活除了根據用戶的標簽還要進行周期性數據分析,促活之前,你要知道你面對的人群是處在什么階段的用戶。結合用戶的生命周期。根據標簽、數據、用戶的生命周期制定方案。

用戶的生命周期大致分為三個節(jié)點:

潛在用戶期

活躍用戶期

沉默用戶期

不同的用戶生命節(jié)點,增加用戶的活躍度的手段不同。

在潛在用戶期應該要設計合理的機制去促進用戶從潛在用戶到活躍用戶的轉化;

在活躍用戶期要站在用戶的角度去設計和完善激勵體系,去促使用戶活躍周期的延長;

在沉默用戶期對沉默用戶進行更大力度的喚醒及關懷,推遲他們的沉默期。

根據節(jié)點,制定每步重點是什么,做到運營的有的放矢。利用后臺的統(tǒng)計功能,按需求層次推送針對性文案制定針對性的活動。通過一次次的活動和文案篩選就能不斷的篩選用戶。

促活的手段有哪些?

針對性的消息

消息是產品和用戶交流的一個重要方式,對消息的投放一定要夠精細,針對用戶分組投放針對性的消息。

關懷是針對特定的人群定制的,投放給全部用戶(包含男性)就失去了這一特性。而用戶對無關自己的消息會沒有興趣,也容易失去用戶。很多的產品都是是一個私密的一對一端口,進行營銷時一定是“我和你”的溝通,當用戶感覺你和他是朋友甚至親人在單獨交流,就一定能增加了用戶黏性,這樣也就增加了用戶的活躍度。

設置小游戲

增加用戶的活躍度不妨設置一些契合你品牌的有趣的小游戲,通過玩游戲可以獲得折扣或者優(yōu)惠券獎勵,那么每當客戶想要玩這個游戲或者需要這些折扣優(yōu)惠時就會就能夠吸引用戶主動來找你。

開發(fā)新穎的功能

除了產品已有實用功能外,還需要開發(fā)新穎的小功能來吸引用戶的關注度并且增加他們的活躍度。

比如說:

某產品經常分享一些時政點評類的消息,有時一些消息比較敏感。很容易被刪除,為了規(guī)避這種情況順便吊起用戶的好奇心,他們開發(fā)了“閱后即焚”的功能,每天的每條消息只能夠看一次,不能分享,第二次點擊進入就會顯示“已焚”。這樣用戶時不時就會想要去“刷”一下。用戶就自然而然對這個公眾號產生了“依賴”,不能分享也規(guī)避了敏感新聞的風險。

設置話題讓用戶討論

UGC是互聯網內容運營的一個重要方式。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也就是用戶生成內容。

用戶不僅是網絡內容的瀏覽者,還是網絡內容的創(chuàng)造者。用戶將自己原創(chuàng)的內容通過互聯網平臺進行展示或者提供給其他用戶。讓用戶來決定活動的方式、活動的獎品等等都可以提高用戶的參與度。因為自己參與了活動的設置,自然參與和分享的積極性就大幅度提高了。

比如說:

在發(fā)布活動前先推出了一條推送,這條推送咨詢了用戶,你最想要的什么作為活動獎品,這個問題引發(fā)了大量用戶的討論,一下子把很多平時沉默的用戶激活了。而當活動的獎品是用戶喜歡的,活動的參與度也就高了。

我們也可以將UGC用到產品的運營當中:

設置話題去讓用戶討論,討論的地方,可以是討論區(qū),可以是微信群。

然后收集用戶的討論制作成推送。

用戶會熱衷于轉發(fā)這種消息,提高了曝光率的同時也提高了產品黏性和用戶的活躍度。

長期日常的促銷活動

在產品的消費群沒有形成一個長期穩(wěn)定的回購時,可以用一個長時間段的折扣促銷,吸引用戶來嘗試。

比方說:每周二均舉辦大促活動,當發(fā)現確實能得到實惠之后,用戶便會成為習慣對你的平臺產生依賴,每到周二就能會主動的去尋找你。

當用戶習慣這個時間節(jié)點后,在這個時間前后發(fā)布其他的活動或者圖文,取得的成果非常的好。

策劃吸引人的非日?;顒?/span>

除了普通的日?;顒樱€應策劃一些非日常的活動來刺激用戶,增加用戶的活躍度。

首先你要明白一下幾個問題:活動目的是為了直接銷售?還是間接銷售?是為了提高品牌知名度?還是單純的為了用戶量?活動時間有無節(jié)日營銷?活動目標用戶是誰?活動投放路徑在哪?活動資源有沒有準備好?

通過這些制定活動方案、活動文案、活動的人員分工、活動的總時間表及日時間表等等,理清了活動的思路,那么獲取用戶真的不是難事。而這種非日常的大型活動最好要設置參與的門檻。


文章申明:本文章轉載自互聯網公開渠道,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文章評價
登錄后可以評論
立即登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