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的開學季從不是單調的報到流程,而是一場場熱熱鬧鬧的相聚:
有人帶你走遍校園的角角落落,有人舉著社團招新的牌子喊你“加入我們”,還有人在迎新活動里和你撞出第一份友誼。這些細碎的瞬間,拼出了大學最初的模樣。
報到當天,學院帳篷下總有穿紅馬甲的學長學姐,遞過來的不只是報到單,還有印著“歡迎回家”的定制書簽。晚上的“破冰晚會”沒有舞臺和聚光燈,就在宿舍樓的活動室里。大家圍坐成圈做自我介紹。
主干道旁的“心愿墻”貼滿了便利貼,有人寫“希望四級一次過”,有人畫了個歪歪扭扭的笑臉,路過的同學可以隨手寫下祝福。迎新點旁的“時光郵局”能寄信給四年后的自己,信封會由學校保管,畢業(yè)那天再送到手里。
每天上午10點和下午3點,學生會會組織“校園導覽”,舉著小黃旗的學長會帶你走一遍“上課路線”:
從宿舍區(qū)到教學樓要經(jīng)過哪片小樹林,圖書館的哪個入口離電梯最近,食堂哪個窗口的飯最快賣完。
校醫(yī)院在西門附近,掛號不用排隊,感冒發(fā)燒拿藥很方便,記得開學后把醫(yī)保信息錄入校園系統(tǒng),報銷更省心。
超市分布在三個宿舍區(qū),營業(yè)時間到晚上11點,急用的牙膏、紙巾隨時能買,價格和校外差不多,刷校園卡就能結賬。
教學樓的樓梯間藏著“考研自習角”,靠窗的位置能看到籃球場,很多學長學姐在這里背書。
食堂后面有片小花園,石桌上刻著棋盤,傍晚常有人在這里下象棋,路過時能聽見
中心廣場上搭滿了帳篷,每個社團都有“殺手锏”:吉他社的學長抱著琴彈唱,動漫社的成員穿著cos服合影,辯論社搬來桌子現(xiàn)場“Battle”,路過的同學忍不住停下腳步。
想加入的話,填張報名表就能領張“體驗卡”,本周內可以去參加任意一次活動。有人拿著七八張體驗卡,在廣場上盤算著“周三去文學社,周五去攝影社”。
除了人多的“大社團”,還有些小眾團體藏在角落:天文社的攤位擺著望遠鏡,能看太陽黑子;手賬社的學姐分享著自己做的日程本,教你怎么用貼紙裝飾;甚至有“拼飯社”,專門幫獨自吃飯的同學組隊。
社團招新持續(xù)一周,不用急著做決定。有學長說:“與其加五個社團當‘潛水員’,不如選一個能讓你每周都期待的?!?/p>
開學有約
青春恰好
【文案】135AI寫作,使用請?zhí)鎿Q
【圖片】135攝影圖,使用請?zhí)鎿Q
ID:88513、55868
【貼紙】筆格設計/135編輯器
【排版】135編輯器